長條木質吧臺,軟墊高腳凳,再配上標志性的昏暗燈光、工業風酒頭。墻上往往還會掛著酒單黑板,列滿數十種酒名以及對應的度數和價格——這是幾乎所有精釀酒館的標配。而這些年,精釀酒館在中國正快速生長。
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2年1—12月,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啤酒產量為3568.7萬千升,同比增長1.1%,其中,精釀啤酒正在成為市場看好的酒飲。
2011年至2021年,國內精釀市場規模從33億元增至約428億元;2016年至2021年,消費量從3.6億升增長至10億升。灼鼎咨詢《2023年精釀啤酒行業研究報告》顯示,2022年中國精釀啤酒消費量14.3億升,預計2025年可達23億升。
不過傍上精釀啤酒的小酒館似乎并未擺脫虧損的命運,雖然小酒館憑借“小酒小菜慢慢聊”的社交屬性受到年輕人的歡迎,但該屬性也讓大部分酒館天然面臨著低單價、低翻臺率的困境。很多客人點了一杯價格高一些的精釀啤酒,在門店一坐就是3-4個小時,實際并未改變虧損之境。不過近期在成都興起了小酒館的另一種業態——社區精釀酒館似乎破除了虧損的魔咒,這是否意味著小酒館找到了未來的發展之道?
一、社區精釀酒館在成都率先出圈
在成都,作為小區樓下的精釀酒館,原漿鮮啤已經下沉到靠近消費者一公里的距離。類似的三兩家精釀酒館在1公里內也廣泛存在,它們都臨近社區,依托社區人群,形成自身穩定的消費群體。同時,它們與臨近的餐飲店協同,實現“飲酒+美食”同步消費。
這是社區餐飲的一種形式?!吨袊惋嫲l展報告2022》指出,社區餐飲是以周邊居民為主要客戶,是最靠近消費者的經濟模式,由于具備剛性需求特點,因此經營方式更加靈活,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也更強。而“原漿鮮啤”正是借助這一優勢,形成了自身固定客群。
作為休閑之都,成都的餐飲業發展十分迅速,且在“全面放開后”的恢復速度也較快。以五一期間海底撈的統計數據為例,五一假期前三天,全國門店共計接待顧客近530萬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長約65%。而成都門店五一假期前三天接待人次更是突破了5萬。
與餐飲相伴的酒類飲品行業,也有向好之勢。尤其立夏過后,作為成都傳統的消暑方式之一,“夜啤酒”已經逐漸成為了主流。晚上8點,記者走訪位于339附近的貳麻酒館,發現門前等位排隊已經超過20人。
其中,精釀啤酒正在成為更多人的選擇。無論是家門口的社區啤酒館,還是極具氛圍感的小酒館,精釀啤酒的身影都出現在了消費者的桌上。
在成都范圍內,記者通過“大眾點評”等外賣平臺搜索后發現,目前成都有近千家酒館、餐吧提供“精釀啤酒”產品,其中不少酒館將其作為主打產品。
據“企查查”數據顯示,截至2023年4月30日,精釀啤酒一年內新生的品牌注冊量達到了1501家。最新數據顯示,目前從事精釀啤酒生產、銷售的企業已接近7000家,僅四川省注冊企業就接近400家??梢钥闯?,精釀啤酒的熱度從未削減過。
二、社區精釀酒館不止一面
精釀啤酒的業態是多元化的。社區啤酒館以社區為基礎,提供20平米左右的店內釀酒設備,麥芽味濃烈。店內只有一張吧臺負責點單,店門前擺放桌椅供消費者就座,還提供全城閃送服務。消費者在這里可以享受到貼近社區的社交氛圍,提供服務的也大多是中老年人和年輕人。這種業態與成都悠閑自在的城市性格較為匹配。
酒吧則是一種更為沸騰熱鬧的業態,主要提供飲酒消費。成都精釀酒吧啤酒窩是成都最早的精釀酒吧之一,店內酒品在30-280元之間。來店客群對小麥精釀啤酒、印度淡色艾爾啤酒更為傾心,整體環境更注重放松、社交性。
酒館則是向消費者供應酒飲小食的夜間娛樂場所,其商業本質為強社交概念的酒飲零售商,走的是“氛圍感”路線。酒館收入來源為銷售酒飲及小食,門店面積約100-500平米,人均消費為50-300元。酒館的消費群體多為年輕人,場所內的消費更為多元。
酒館大類下,有極具成都本土特性的品牌,如貳麻酒館,其除提供飲酒服務,同時還提供其他餐食服務、舞臺表演等。也有全國連鎖精釀啤酒店如海倫司等。從客單價來看,海倫司的客單價只有71.73元,性價比較高,也對年輕人極具吸引力。
此外,還有非常簡潔的街邊小酒館,在記者走訪成都街頭見到的一些攤販型小酒館,僅由一個裝酒的小推車和十幾把桌椅構成。
多元業態背后,印證了酒水消費正在發生變化。與過去以商務宴請、酒席為主的酒水消費不同,如今的消費者更愿意為社交價值、情緒價值買單,而酒水消費也更加日?;?。
本文轉自《社區營銷研究院》